发布时间:2023-11-17
姓名  | 级别  | 成果名称  | 发表期刊  | 发表 时间  | 备注  | |
1  | 李朝东  | A2  | 现象学认识考察的重要阶段及现实意义  | 《西北师大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18-06  | 12篇  | 
A2  | 内时间意识结构分析  | 《西北师大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18-12  | |||
A2  | 论胡塞尔的“充实”概念  | 《山西大学学报》 (哲学社会科学版)  | 2019-01  | |||
A1  | 论胡塞尔的“充实”概念  | 人大复印资料 《外国哲学》  | 2019-05  | |||
A2  | 纯粹普遍性的现象学澄清  | 《现代哲学》  | 2019-11  | |||
A2  | “抽象与具体”的现象学澄清  | 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19-11  | |||
A2  | 纯粹现象学的意识行为理论探究  | 《兰州大学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20-05  | |||
A2  | 整体与部分的纯粹形式理论  | 《西北师大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20-07  | |||
A2  | 行为质料与奠基性表象关系研究  | 《山西师大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20-11  | |||
A2  | 语词和句子表述及其含义理论探究  | 《西北师大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21-04  | |||
A2  | 认识发生的三种态度  | 《甘肃社会科学》  | 2021-09  | |||
A2  | 感性直观与范畴直观的现象学澄清  | 《西北师大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22-09  | |||
2  | 姜宗强  | A2  | 跨越解读《以赛亚书》与《礼记》中的理想社会——以《礼记·礼运篇》和《以赛亚书》65章为例  | 《西北师大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18-01  | 5篇  | 
A2  | 圣经社会科学批评方法  | 《圣经文学研究》  | 2018-02  | |||
D  | 宗教世界中的“天堂”与“地狱”——跨文本阅读《启示录》与《地藏经》  | 《普陀学刊》  | 2018-07  | |||
A2  | 对话意识:新文科背景下哲学学科发展的新思路  | 《西北师大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19-08  | |||
D  | 《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科研诚信领域研究热点分析》  | 《兰州文理学院学报》 (自然科学版)  | 2022-06  | |||
3  | 师庭雄  | A2  | 赫拉克利特那里的开端  | 《中国诠释学》第17辑  | 2018-12  | 5篇  | 
A1  | “存在”的区分——一种从《蒂迈欧篇》而来的诠释学眼光  | 《哲学动态》  | 2019-11  | |||
A1  | “存在”的区分——一种从《蒂迈欧篇》而来的诠释学眼光  | 人大复印资料 《外国哲学》  | 2020-02  | |||
A2  | 文明的牢笼抑或文明的没落?  | 《山西大学学报》 (哲学社会科学版)  | 2020-09  | |||
A2  | 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  | 《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》(第29辑)  | 2021-12  | |||
4  | 贺更粹  | B  | 《礼记》“三祭”礼的报本反始义理  | 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  | 2018-02  | 6篇  | 
A2  | 论儒式乡绅在传统慈善中的地位及功能  | 《西北师大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19-10  | |||
A2  | 论儒家慈善观的理路  | 《社会保障评论》  | 2020-07  | |||
A2  | 儒家博爱观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 | 《原道》  | 2020-09  | |||
A2  | 《中庸》“人与天地参”义解  | 《原道》  | 2021-12  | |||
A2  |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 | 《原道》  | 2022-12  | |||
5  | 胡好  | A1  | 对比解释难题会威胁到行动者因果性理论吗?  | 《哲学动态》  | 2018-03  | 7篇  | 
A2  | 论叔本华对康德因果关系理论的反驳  | 《西北师大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18-06  | |||
A1  | 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  | 《现代哲学》  | 2019-07  | |||
A1  | 康德自然科学命题的第三者是什么?  | 《哲学研究》  | 2019-07  | |||
A2  | 再论自由、强制和必然——与刘清平教授商榷  | 《道德与文明》  | 2019-09  | |||
A1  | 康德对本体论证明的系统批判  | 《哲学研究》  | 2020-11  | |||
D  | 康德定言命令关系的辩证模式解读  | 《贵州大学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21-07  | |||
6  | 贾克防  | B  | 笛卡尔心身二元论主导当代心灵哲学论域  | 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  | 2018-11  | 4篇  | 
A1  | 笛卡尔心物二元论与可设想论证  | 《哲学研究》  | 2019-03  | |||
A2  | 个人同一性研究的五种理论进路  | 《外国哲学》  | 2020-12  | |||
A1  | 自然种类与洛克的约定主义  | 《世界哲学》  | 2022-03  | |||
7  | 李永亮  | B  | 马一浮:学问重视践行  | 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  | 2018-05  | 2篇  | 
A2  | 马一浮以佛家“真俗二谛”与“依正不二”对儒家“德福关系”之阐释  | 《哲学与文化》  | 2021-04  | |||
8  | 王金元  | A2  | 网络生活的伦理困境——基于康德哲学的网络生活伦理分析  | 《西北师大学报》 (社科版)  | 2018-06  | 1篇  | 
9  | 朱海斌  | A2  | 海德格尔是技术本质论者吗  | 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  | 2019-10  | 2篇  | 
A2  | 论图根特哈特对胡塞尔范畴直观理论的批判  | 《西北师大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19-10  | |||
10  | 张立恩  | B  | 朱熹《春秋》观发微  | 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  | 2019-04  | 11篇  | 
A2  | “一般哲学”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哲学创作 ——读《做中国哲学:一些方法论的思考》  | 《哲学分析》  | 2019-10  | |||
A2  | 圣人无容心 直书非常事 ——吴澄对《春秋》诠释体系的重建  | 《哲学评论》  | 2019-11  | |||
A2  | 孔子成《春秋》何以乱臣贼子惧?——汉唐《春秋》学的视域  | 《哲学评论》  | 2020-05  | |||
A2  | 重建合法性——新《春秋》学的问题意识及其展开  | 《思想与文化》  | 2021-01  | |||
A2  | 原情以见义——叶梦得的《春秋》诠释  | 《哲学评论》  | 2021-05  | |||
D  | 元代江南的《春秋》学  | 《江南儒学研究论集》(第1辑)  | 2021-11  | |||
A&HCI  | Review of Interpretation of Neo-Confucianism Theory  | 《Dao: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》  | 2020-12  | |||
D  | 中国古代科学何以可能:中国哲学的视角——读《元气论:自然国学的哲学与方法论基石》  | 《自然国学评论》  | 2020-12  | |||
A2  | 《春秋》:以礼褒贬是非之书——刘敞对《春秋》政治合法性的重建  | 《哲学评论》  | 2022-05  | |||
D  | 理学如何影响后期中医学的演进?——《宋明理学与中医理论嬗变》评述  | 《中医药历史与文化》  | 2022-12  | |||
11  | 田希  | A2  | 论“一心二门”作为《宗镜录》之理论架构  | 《哲学评论》  | 2020-05  | 3篇  | 
A2  | 《宗镜录》管窥一元三分思维模式——兼论牟宗三对佛教圆教之评判  | 《哲学评论》  | 2021-11  | |||
D  | 论永明延寿以华严明禅——以《宗镜录》为中心  | 《国学论衡》  | 2022-07  | |||
12  | 王珅  | A2  | “观念对象”的现象学阐释 ———兼论胡塞尔《逻辑研究》“第二研究”的哲学意义  | 《甘肃社会科学》  | 2021-05  | 2篇  | 
A2  | 王符及其知识论和认识论思想的现象学还原,《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》  | 《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》  | 2021-12  | |||
13  | 胡朝都  | A1  | 论康德时空表象的直观性质  | 《科学·经济·社会》  | 2022-08  | 1篇  | 
14  | 杜海涛  | D  | 生命正义的理念与生命哲学教育的理论旨归  | 《兰州文理学院学报》 (社会科学版)  | 2021-07  | 6篇  | 
D  | 事理学在公益主题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| 《中国包装》  | 2021-12  | |||
A2  | 教育公正应实现平等与善的统一——评《教育、公正与人之善:教育系统中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》  | 《中国教育学刊》  | 2022-03  | |||
B  | “疾”与孔子的身体观  | 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  | 2022-03  | |||
A2  | 技术如何“信任”人——算法信任视域下智能风控正义的审思  | 《河海大学学报》 (哲学社会科学版)  | 2022-08  | |||
D  | “疾”的具身意蕴与身命治理——以《论语》为中心  | 《国际儒学》 (中英文)  | 2022-09  | |||
15  | 赵芙苏  | A2  | 认识发生的三种态度  | 《甘肃社会科学》  | 2021-09  | 2篇  | 
A2  | 动物正义:动物权利研究的政治转向  | 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  | 2022-04  | |||
16  | 孙玥  | D  | 边界与秩序:《以西结书》28:11-19中关于推罗王的神谕  | 《犹太研究》 (集刊)  | 2021-11  | 1篇  | 
17  | 白宗军  | A2  | 《大般涅槃经》“无我”论及其与“轮回”“涅槃”之理论关系  | 《宗教学研究》  | 2022-09  | 1篇  |